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庵,Hsen-Hsu Hu),江西新建人。哈佛大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我国近代植物学重要奠基人之一。毛泽东说“他是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
他是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教育起点——国立中正大学的首任校长,中正大学农学院教授。
胡先骕不仅是植物大家、教育大师,还是一位文学大腕。他留下了近50万字的诗词文章,是“学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两个反对的朋友”胡先骕与胡适(1925年12月于上海)
胡先骕以维护中国古典文学的价值为己任,说自己“非敢谓希圣,天责无所逃”。1920年胡适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胡先骕针锋相对地写了批评长文《评〈尝试集〉》。为了发表此文,胡先骕与东南大学梅光迪、吴宓等学者创办了《学衡》杂志。以《学衡》为阵地,文化保守主义学者们形成“学衡派”,向“北大学派”发起反击。以胡先骕为代表的“学衡派”与以胡适为代表的“北大学派”进行了一场著名的论战,人称“二胡之战”,或“文言白话之争”。
1909年,中国成立近代第一个民族革命旗帜下的文学社团——南社。1914年,在美国留学的胡先骕经杨杏佛介绍,与任鸿隽、梅光迪一同加入南社,并陆续在《南社丛刊》发表诗词。1917年3月,胡先骕致书柳亚子,赞赏同光体诗派,却遭柳亚子奚落,并说:“妄人胡先骕谬论诗派,书此折之。”并作诗批评推崇同光体的江西诗派,其他社员为胡先骕打抱不平。这就是有名的南社唐宋诗之争。
▲胡先骕致艾克顿的信,告知完成《长生殿》全部翻译(1938年12月27日)
1940年,日本桥川时雄编撰的《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一书,曾把植物学家胡先骕与诗人胡先骕认为同姓同名的两个人,岂知原为一人,传为美谈。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胡先骕完成了170首苏东坡诗词及《长生殿》全本的英译。
胡先骕是一位大诗人,从学宋诗入手,汲取多家,入而能出,自成一家,是同光体嬗变时赣派中承前启后的大家,在20世纪中国诗坛上独树一帜。
胡先骕一直相信中国古典诗歌形式也能反映现代科学的精神和科学发现。1961年胡先骕完成了《水杉歌》。这首独具特色的科学诗,充分体现了胡先骕广博的文学和生物学功底和非凡的豪爽气概。
1949年,新中国成立,胡先骕选择留在大陆,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继续从事植物学研究工作。1968年7月16日,胡先骕去世,终年74岁。1984年7月,其骨灰安葬于庐山植物园。“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让我们寻着先贤的光辉,砥砺奋进,不断前行!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